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空間結構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建標協空間結構專委會”),英文名譯為:Committee of Spatial Structures,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是經民政部批準登記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的專業性分支機構,是由單位和個人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組織,民政部登記號為4058-70。本專業委員會的依托單位是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辦公地址位于北京市北三環東路30號(郵編:100013)。
機構組成和主要業務范圍:
本專業委員會成立于2021年10月,現為第一屆委員會。本屆委員會主要來自科研院所、設計單位、高等院校、施工與制造企業等專業機構的104名委員組成,其中含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業內富有名望的教授、專家、學者等。
本專業委員會自成立以來,在各有關部門及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和組織本領域的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者,集聚行業合力,積極開展工程建設標準化活動,在標準制訂、宣貫培訓、學術交流、咨詢服務等方面,取得了較顯著的成績,為促進本領域工程建設標準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標準編制及管理:
本專業委員會組織或參與編制的行業標準有《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鋼筋混凝土薄殼結構設計規程》JGJ 22、《索結構技術規程》JGJ 257,工程建設協會標準有《膜結構技術規程》CECS 158。主編或歸口管理的工程建設協會標準有《景區人行懸索橋工程技術規程》T/CECS 1140、《大跨屋蓋結構抗震設計標準》、《摩天輪結構技術規程》、《預應力鋁合金結構技術規程》、《固定式旗桿工程技術規程》、《應急建筑空間結構技術規程》、《空間結構支座設計標準》、《建筑索結構健康監測標準》等24項。本專業委員會主編或參與編制多項行業標準,接受地方及企業委托,協助編制了多項地方標準、企業標準。
學術交流活動:
本專業委員會十分重視國內外標準化和學術交流活動,圍繞空間結構工程建設標準的編制工作和相關計算、理論分析與試驗,選型、設計與施工檢測等各個方面的學術成果,每兩年組織一次大型的空間結構學術會議,隔年舉辦一次小型的委員會內部專項技術交流會,為我國空間結構成果的匯集和交流提供了多個高水平、高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為推動空間結構領域進步做出積極貢獻。在標準的宣貫培訓方面,本專業委員會發揮自身優勢,圍繞相關標準的貫徹實施,積極組織開展宣貫培訓活動,舉辦了十余次有關空間網格結構、索結構、懸索橋工程等空間結構相關標準的培訓。
會員服務:
本專業委員會將堅持以服務為宗旨,積極為主管部門提供工程建設標準化信息和政策建議,為標準化工作者及會員企業提供標準化咨詢和技術推廣應用服務。近年來不斷加強和國內外高校及企業先進技術的交流溝通,并加強為會員單位做好協會平臺的服務工作。
聯系方式:010-64517357轉工程咨詢設計院,郵箱:spast@cabrtech.com
10月30日,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空間結構專業委員會(下稱“空間專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中國建研院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理事長王俊出席會議。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