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19日,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分會(以下簡稱“分會”)、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鄭州大學、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二十四屆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會在鄭州順利召開。中國建研院副總經理孫建超,中建研科技董事長、分會理事長劉軍進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大會開幕式由中建研科技建研結構總經理、分會秘書長董建偉主持。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岳清瑞,東南大學教授劉加平,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孟凡超、王立軍、范重、葛家琪,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薛偉辰,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卿龍邦,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秘書長程瑩,分會榮譽理事長黃小坤、馮大斌,分會副理事長班新林、孔祥明、徐福泉、紀國晉、何春凱、王軍,中國建材總院董事長郅曉,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副校長趙軍,以及來自全國高校、企業(yè)的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領域專家學者400余人參加會議。
孫建超代表中國建研院,對“第二十四屆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會暨第十二屆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暨第二十屆纖維混凝土學術交流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并向所有與會領導、院士、專家學者,以及業(yè)界同仁致以熱烈歡迎與誠摯感謝。并在致辭中強調了混凝土作為人類建筑史上用量最大材料的重要性,指出推動其綠色化、智能化發(fā)展是實現“質量中國”戰(zhàn)略與“雙碳”目標的關鍵路徑,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實踐。他結合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及全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工作會議精神、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指出建筑業(yè)必須加快智能建造與工業(yè)化協同,強化數字技術賦能,以構建“中國建造”核心競爭力。
孫建超進一步介紹了中國建研院作為行業(yè)核心科研機構,72年來始終以科技創(chuàng)新推動工程質量提升,構建了涵蓋科研標準、咨詢設計、檢測認證、軟件與材料設備等多元協同的發(fā)展格局。他提到,本屆大會旨在搭建高層次交流平臺,匯聚行業(yè)智慧,共謀混凝土領域的高質量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突破。最后,他感謝各方長期以來的信任與支持,并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劉軍進在致辭中對出席本次大會的領導、理事、專家表示熱烈歡迎與衷心感謝。他指出分會始終依托中國建研院在規(guī)范標準、科研課題、工程咨詢等方面為行業(yè)提供重要支撐。面對建筑業(y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他提出分會應勇擔使命、夯實基礎、守正創(chuàng)新,聚焦國家戰(zhàn)略與行業(yè)難題,通過高水平活動提升影響力,推動產業(yè)鏈協同與生態(tài)圈建設,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本次會議以“加快混凝土數智融合與綠色創(chuàng)新,構建智能建造與低碳發(fā)展新體系”為主題,會期2天,會議報告共147場,其中主會場大會主旨報告19個,8個平行分論壇、128個口頭報告。本屆會議報告成果表明了預應力混凝土、纖維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正在取得的顯著進步和重要成果,在具有原創(chuàng)特征的理論建構和工程實踐創(chuàng)新方面,均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作為引領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行業(yè)的學術盛會,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了23屆,得到了來自各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企事業(yè)單位的大力支持與高度認可,取得了豐碩成果,現已成為混凝土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學術活動。